生物膜的形成與載體表面性質(載體表面親水性、表面電荷、表面化學組成和表面粗糙度)、微生物的性質(微生物的種類、培養(yǎng)條件、活性和濃度)及環(huán)境因素(PH值、離子強度、水力剪切力、溫度、營養(yǎng)條件及微生物與載體的接觸時間)等因素有關。
當細菌形成生物膜時,它們不會偶然聚集在一起。為了形成生物膜,細菌需要相互交流。阻斷細菌之間的交流的破壞生物膜形成的一種方法,也被稱為群體感應(QS)。群體感應抑制劑阻斷細菌通訊信號,阻止細菌聚集。
1.可破壞生物膜的食物有:亞油酸(ω-6)、油酸/橄欖油、蜂蜜、蜂膠(念珠菌生物膜)、蘋果醋、辛酸(g+,-,真菌)、甜葉菊、木糖醇、大蒜、麥盧卡蜂蜜、生姜((G+,-))、蔓越莓等。
2.非食物和非藥物方法有:臭氧、殼聚糖、N-乙酰半胱氨酸、乳鐵傳遞蛋白、EDTA、鋅、鐵、錳、鎂、月桂醇(g+)、膠體銀、沸石(酸性氧化硫硫桿菌)、羅伊氏乳桿菌、檸檬酸鹽(檸檬酸鈣、檸檬酸鎂)、去精胺、消化酶、胰酶加(Trypsin)、沙氏菌蛋白酶(serratiopeptidase)、納豆激酶等。
3.可破壞生物膜的草藥有:穿心蓮、姜黃素、小檗堿、肉桂/肉桂醛和肉桂精油、黑孜然油/百里香醌、乳香、香草、銀杏、牛至油(香芹酚/香荊芥酚+百里香酚)、槲皮素、芹菜甙元、三羥黃烷酮、圣約翰草、山柰酚、迷迭香酸(高濃度)、黃芩素、苦楝、龍膽紫、山竹(鏈球菌)、苜蓿、丁香酚(見于丁香精油和肉桂精油中)。
4.其它可破壞生物膜的藥有:法呢醇/金合歡醇、D-氨基酸、利血平、利福平等。